不太追论文,但偶尔也有拿来瞄几眼的需求。比起搜网页,下论文一直是个frustrating的过程,直到碰到了一个良心工具。如果你也有此需求,比如看看新鲜出炉的“深度学习”论文,这篇文章也许对你有帮助。

何恺明,两次获得CVPR(Computer Vision and Pattern Recognition)最佳论文奖,建议做研究时应该:

多读论文。研究初期,需要海量阅读论文,并且不需要太专注于别人的具体算法和如何实现等细节,更多地去关注论文简介及作者所做的与研究相关的工作。

这话固然不错,但实践起来却不是容易的事。光从经济角度看就不容易,看论文其实是件奢侈的事。大部分论文,特别是经过校审的学术论文,都是付费下载,而且价格不菲。

也许正是这个原因,有个学长毕业后经常找还在学校的我下论文,因为学校以教育的名义能用较低的价格下载论文。但即使是这样,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,就连哈佛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也在报怨付不起看论文的费用。

同样不爽的还有刚毕业时的俄罗斯姑娘Alexandra Elbakyan:

看一篇论文要付30多美元,实在是一件疯狂的事。要知道,做一个研究,常常要浏览几十几百篇论文。所以,我通过pirating获得论文!不论收入和身份,每个人都有权获得知识。这完全合法。

战斗民族的彪悍之处在于,不爽了就得反抗,于是,Sci-Hub诞生了。

搜索论文时,Sci-Hub会直接从兄弟网站LibGen中下载,如果还没有收录,就从传统论文期刊网站下载,再保存到LibGen中。借助于人们匿名贡献的访问凭证,Sci-Hub可以越过这些期刊的收费环节。这意味着上传到Springer,Elsevier上的论文很快就会在Sci-Hub上出现。迄今为止,它已经收录了约5000万篇论文,差不多是所有已发表的审阅论文

网站不仅没有广告,连操作都简洁得出奇,如果是精确命中,甚至没有搜索结果列表,点击搜索就直接下载。如果你也穷得看不起论文,还等什么,赶紧收藏吧。

Sci-Hub的做法引发了激烈的讨论,利益受损的Elsevier更是将其告上法庭。好在美国人的法律,管不到老毛子的土地上。不讨论法律,我们从普通民众角度朴实地发表看法。

论文有著作权,和同样有著作权的书籍、音乐类似,这样似乎可以得出Sci-Hub不对的结论。但必须注意到一个重要区别:通过音乐发行商和书籍出版社,著作权所有者都能从中获得经济利益,而论文的作者并没有从期刊的收录中获得利益,更没有所谓的点击付费。不仅没有,还要付出一些代价。因为,研究人员的晋升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发表多少论文,以及论文在什么样的刊物上发表。为了让论文能被大众看到,他们常常要付费给期刊。

期刊其实是个两面收费的中介。这个中介没有保护、激励作者,也没有促进知识的流通。而互联网的一大功能是促进信息的流动和透明,让更多人能免费、高效地获得信息。可以断言,即使这个Sci-Hub倒下了,也还会有更多Sci-Hub站起来。

正如联合国人权宣言里讲的:

Everyone has the right freely to participate in the cultural life of the community, to enjoy the arts and to share in scientific advancement and its benefits.

当然,你可能会说,哪还有功夫去争论谁对谁错,如果穷得看不起论文,赶紧让自己先富起来!诚哉,斯言。